近日,在浙江绍兴枫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首届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现场交流活动。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阳明作为全国两个基层调解组织代表之一,以“发挥专业协同优势,高效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为题进行发言,将长沙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领域的典型经验娓娓道来,引得全场瞩目。
典型案例:高效,不仅体现在时效更体现在质效
长沙,兼具“工程机械之都”与“媒体艺术之都”美誉,现代科技与时尚文化碰撞出创新创意的火花。然而,知识产权纠纷也随之而来。面对复杂多样的纠纷局面,如何促进纠纷高效调解?阳明现场分享的案例颇为典型。
2011年,长沙某公司的62米长臂泵车驰援日本福岛,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不承想,10年后,该款泵车却牵出一场旷日持久的知识产权争端:该公司起诉湖南某公司未经许可使用长臂泵车转塔、转台、末端软管等三项专利技术,索赔2000万元,湖南某公司则以使用德国公司现有技术抗辩,双方僵持近一年,均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诉调对接机制委托中心开展调解,中心经过深入分析、比对、研判,从侵权比对、现有技术抗辩、证据有效性、诉讼程序等多方面向双方阐明理由,引导双方跳出对立思维,创新性地提出“事后许可”和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签订技术许可协议,握手言和,前后仅用时一个月。
这种高效率也体现在今年另一起纠纷调解中。某咖啡公司与某健康公司销售的产品均为长沙新型消费网红“爆款”,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今年9月,某咖啡公司就一款“网红”咖啡产品向法院起诉某健康公司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索赔1000万元,某健康公司则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10月,某健康公司向中心“一站式”窗口提出专利无效优先审查和维权援助申请,中心快速启动协同保护机制,成立由法律专家、专利预审员等组成的援助小组,深入企业调查。中心认真分析并反馈了双方在诉讼和无效程序中的优、劣势,并对后续可能发生的产品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诉讼,预先开展风险研判,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与信赖。在此基础上,中心提出和解建议及具体方案,通过协同机制促成双方最终签订和解协议,整个过程仅两周。
创新举措:四个“强化”构建起高效协同保护体系
记者了解到,支撑纠纷高效解决的背后,是长沙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扎实且富有创新性的工作举措。其中,四个“强化”值得一说。
强化机制保障,夯实调解工作基础。依托“1+N”全链条协同保护体系,推动11个部门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凝聚调解合力。率先在地级城市出台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强化调解法律保障。修订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项目,为公益调解提供经费保障。
强化专业优势,实现高效精准调解。吸纳法律、技术、经济等多领域专家充实队伍,提高案件调解的专业性;推动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调解,促成多个调解主体开展技术合作;组织典型案例评选、经验分享活动,全方位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强化多元协同,汇集调解工作合力。加强行政司法部门横向联动,推动市、县、园区三级纵向联动,实现案件纠纷联调、案件结果联认。以中心为依托,推进纠纷调解和专利复审无效多模式审理相衔接,显著缩短纠纷处理时间。
强化平台建设,健全调解网络体系。全面落实“预防为先,调防结合”理念,升级建设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一站式”受理平台,完善重大案件集中会商、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功能,引入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助力案件精准研判、精确委派、精细调解。
据介绍,长沙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已连续两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介。未来,长沙将立足知识产权调解工作细微处,聚焦化解矛盾关键环节,持续深耕多元调解工作格局,赋能长沙新质生产力发展。